醫學文獻中的性與性別

Sex and Gender in Medical Literature

3.1 Sex and Gender in Medicine
  • 性(SEX)差異包括遺傳特異性、細胞受體表現的差異、荷爾蒙修飾及其implication。這些差異在進行人類試驗時可能會成為特定目標,但最常見在使用組織樣本時,例如血液、血清、細胞等則否。對動物模型進行的基礎研究是排除掉這些性差異的。事實上,公母動物也有不同的行為表現。由於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任何群體或集體條件可能改變動物的性特異行為,公母動物間的差異目前被分類為嚴格的生物性特質,是SEX DEPENDENT。
  • 性別(GENDER)定義了影響與修飾性認同感知與性別角色的社會心理與文化因素。性別影響了我們的健康:健康感知、風險行為、醫病溝通、治療順從度等。另外,性別也間接地造成醫療保健影響,像是家務與外出工作對男女的負擔,會藉由時間的累積影響一個人的健康保健與健康感知。一個人對主外或主內的感知也會影響個體對自身是疾病或健康的感知,影響了個體對症狀的確認,進而造成不同的求醫行為。

生物醫學和公共衛生研究中的性別創新

Gendered Innovations in Bio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Research

  • 性與性別創新在過去三十年於生物醫藥與公共衛生研究有許多面向的轉變,而心臟病學是其中最好的發展之一:性與性別分析顯示,心血管疾病長久以來被視為男性疾病,卻是成年女性的頭號殺手。分析性差異讓研究者可以了解到心臟病發的症狀是有男女性不同的,診斷測試,像是運動心電圖對男女的功效是不同的,而阿斯匹靈對女性的心臟病發來說,並不是最恰當的主要預防措施。
  • 骨質疏鬆,與CVD相反,長期來被視為停經後的女性症狀,然而有三分之一與骨質疏鬆有關的髖骨折發生於男性,且男性比女性有兩倍的骨折死亡率。骨質疏鬆研究者在1990年代晚期因為了解骨質疏鬆研究對男性的重要才打破了慣常的性別範例。1997年起,男性骨質才開始藉由與健康年輕男性的骨骼比較,而不是以健康年輕女性的骨骼來評估男性骨質。
  • 為瞭解性與性別在醫學中的女性、制度與概念之複雜關聯,我提出三個不同層次的分析:女性參與科學、性別在科學制度中、研究中的性別分析。

為什麼我們需要性別醫學?

Why Do We Need Gender Medicine?

1.1 The Evolution of Gender Medicine
  • 一直以來,醫學界的主要診斷與治療策略都是以男性為目標。2000年時,醫學界才“發現”「女性不是較小的男性」。並開始將焦點放在女性上,以內分泌與生殖系統為主。但隨之發現的是,男女在糖尿病、心血管症狀等也有不同。
1.2 How to Define Gender Medicine?
  • 現代性別醫學致力於將男女無偏差地納入比較,並將性別的社會文化進程也納入醫學假設中,以提供男性與女性更好的治療。因為身為男性與身為女性,都會對疾病的過程有顯著影響,所以必須將性別納入診斷與治療的考量中。
  • 性(SEX)並不是二元變量,不僅有intersex的存在,荷爾蒙或基因表現也會造成一方偏向另一方。
  • 性別(GENDER)是社會文化的結果,行為、壓力和生活方式都與疾病有關,例如醫療可近性、求醫的模式、個體如何使用醫療等。
  • 很難清楚劃分性與性別,性會影響性別,例如,睪固酮造成較激進的冒險行為、不願尋求幫助。性別也會影響性,例如,運動習慣會與性荷爾蒙分泌有關,進而影響身體功能、骨質密度。